骨骼支撐著整個人體,也保護著所有的內臟組織,看起來特別堅硬,但骨骼也可能會因為各種因素而出現問題,比如受到意外撞擊的時候,則有可能會導致骨折的發生。骨折之后除了要積極進行治療之外,還要進行仔細的護理,尤其是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,因為飲食不當有可能會影響骨骼的愈合速度。
骨折之后要少吃什么呢?
1、 骨頭湯
許多人認為骨頭湯具有補鈣的效果,因此骨折之后會給患者燉骨頭湯喝,實際這種做法并不正確,其實骨頭湯里的鈣含量并不多,而且也不容易被人體吸收,此外骨頭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,如果在骨折后1~2個星期內大量攝入,才有可能會導致血瘀的出現,從而影響恢復速度。
2、 高鈣的食物
有不少人認為補鈣能夠使骨骼愈合的速度變得更快,其實這種認知并不正確,如果在不缺鈣的情況下盲目的補鈣,還有可能會導致血鈣升高,因此骨折患者如果不缺鈣,那么則不需要可以吃高鈣的食物,比如豆類或者豆腐,只要加強運動,則能夠促進鈣質的吸收,使骨折部位更快愈合。
3、 不容易消化的食物
骨折患者的運動量會大幅度減少,而且傷口也會出現疼痛腫脹的情況,因此骨折患者經常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,如果此時給患者吃大量油膩不容易消化的食物,不但會讓患者出現惡心感,而且還會引發便秘,因此骨折之后盡量不要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,比如土豆、芋頭等等。
4、 高糖食物
骨折患者也不能吃高糖的食物,比如甜點或者蛋糕,因為攝入的糖分過多會導致鈣大量流失,從而影響骨折患者的康復速度,另外過量攝入糖分還會降低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,從而使肌肉的活動能力受到不良的影響,使患者的功能恢復受到抑制。
溫馨提示
骨折患者初期要多喝水、多吃蔬菜,同時還可以適當的吃些雞蛋以及豆制品和水果。如果骨折處正處于血水腫的階段,那么則不能夠吃過于滋補的食物,比如骨頭湯或者肥雞肉,骨折中期可以適當的補鈣,比如適當的食用雞湯或者動物肝臟。如果到了中期,傷口仍然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,那么則要再用藥酒進行消炎,同時還要進行必要的功能訓練。